台灣運營商長榮海運譴責“突如其來的大風”。
開羅(路透社)-週三,八艘拖船試圖釋放一艘長400 m(440碼)的集裝箱船,該船在蘇伊士運河上擱淺,阻塞了通過世界上最重要的水道之一的船隻運河說。
蘇伊士運河管理局(SCA)在一份聲明中說,這艘22.4萬噸的Ever Ever在周二早上因在大風和沙塵暴中失去操縱能力而擱淺。
當局表示,將不遺餘力地確保定期通過運河航行,但目前尚不清楚該船將在多長時間內免費,消息人士稱這將延遲運輸。
約佔世界貿易總量的12%通過連接歐洲和亞洲的運河。運河仍然是埃及硬通貨的主要來源。
該船的技術經理伯恩哈德·舒爾特(Bernhard Schulte)船舶管理公司(BSM)表示,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船之一的Ever Ever於週二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5:40在運河上擱淺。它說正在進行調查。
跟踪地圖顯示該船停泊在蘇伊士紅海港口附近運河的最南端。
運河管理局表示,它已就“通過運河的航行運動及其在原運河的通航過程中恢復正常狀態”發出了保證的信息。
2015年,在Ever Ever擱淺的北部,運河通過一條平行的水道進行了部分長度的擴展。兩名埃及高級海洋消息人士稱,部分交通將被改道,但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可以緩解交通擁堵。
台灣的長榮海洋公司(Evergreen Marine Corp)根據定期租船合同出租該船,該船東已通知該公司“該船“被懷疑受到突然的強風襲擊,導致船體偏離水路並意外撞到船底和底部”。擱淺。”
這艘長400 m的船寬59 m(65碼),最多可裝載20,000個20英尺等效(TEU)的集裝箱。
負責船員和技術問題的BSM說,所有船員都是安全的,並且要負責,並且沒有傷亡或污染的報告。
BSM已通知當局和“有關方面”,但表示無法確認船東。
港口經紀人GAC週三在其網站上說,在Ever Ever背後的北向車隊中還有15艘船被扣留在錨點,等待運河清理。一個南行車隊也被封鎖。
越來越多的油輪聚集在運河入口附近,等待通過。
Liner Research的顧問Tan Hua Joo表示,農曆新年後,亞歐集裝箱貿易流量再次回升,因此延長的封鎖將造成嚴重後果,因為通過開普角航線的替代航線將慢一周。
根據Liner Research Services的數據,任何延誤都將加劇集裝箱船和集裝箱的短缺,因為全球30%的集裝箱船通過蘇伊士。
根據SCA的數據,在2020年期間,有近19,000艘船,或平均每天51.5艘船,通過運河的淨噸位為11.7億噸。
SeaIntelligence Consulting首席執行官Lars Jensen表示:“這增加了下週我們可能會看到歐洲港口進一步擁堵的風險。”
“當運河重新開放時,這將意味著延遲的貨物現在將與仍在軌道上的後面的貨物同時到達。”
消息人士稱,對油氣流量的影響將取決於清理集裝箱船需要多長時間。
數據情報公司Kpler稱,截止到週三,由於集裝箱船停飛,五艘滿載液化天然氣(LNG)的油輪無法通過運河。Kpler分析師麗貝卡·奇亞(Rebecca Chia)表示,在這五個國家中,三個國家飛往亞洲,兩個國家飛往歐洲。
她說,如果擁堵狀況持續到本週末,將影響15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過境。